“美育与非遗融合发展” 研讨会成功举办 共商校园传承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7/20 16:06:05
点击数:0

2025年7月19日20日,由河北科技学院美育主任姚立志教授牵头 “美育与非遗融合发展” 研讨会在唐山市甲己墨美育中心隆重举行。参与调研座谈交流人员有华北理工大学艺木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刘宝成教授、工业设计系主任赵震教授、环境设计系王宇副教授、唐山学院艺术系徐玉玲教授、唐山学院时尚设计系副书记韩宏宇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郭劲夫教授、美育中心总监傅强、非遗传承人王爱红、河北科技学院美育主任姚立志教授、艺术设计教研室王丹丹教师,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教育界、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以及文化工作者等人,围绕 “将美育带入课堂,非遗引入学校” 这一核心主题,共同探讨非遗传承与美育教育的创新融合之路。

1752998923435.png


在研讨会上姚立志教授,强调了非遗文化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美育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将非遗引入学校、把美育带入课堂,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刘宝成教授以 “非遗传承:从校园开始的文化接力” 为题,深入阐述了非遗走进校园的深远意义和迫切需求。他认为,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将非遗融入学校教育体系,能够让大学生接触和了解本土文化,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徐玉玲教授则在 “美育课堂中的非遗元素与创新教学”中,分享了如何在美育课程中巧妙融入非遗元素,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非遗之美,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1752998948831.png


在专题讨论环节,参会人员围绕 “非遗项目如何与学校课程体系有效融合”“如何提升教师在非遗美育中的教学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对非遗的兴趣与参与度” 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多位来自各高校的一线教师分享了本校将非遗引入校园的实践经验。韩宏宇副教授介绍,学校引入皮影,开设了非遗社团,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指导,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掌握了非遗技艺,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752998969992.png


此外,针对教师在非遗美育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问题,专家们建议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非遗技艺研习班、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教师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教学能力。同时,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发线上非遗课程,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案例。

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与会者提出,设计多样化的非遗活动,如非遗主题的校园文化节、创意比赛、研学旅行等,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非遗的魅力。

本次研讨会达成了多项共识,各方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加强非遗与学校美育的融合,形成常态化、系统化的教育机制;研讨中明确,将携手非遗传承人王爱红,并在学校悬挂非遗传承标识,推动建立非遗传承人与学校的长期合作关系,为非遗文化的校园传承搭建常态化平台。暂定今年9月在河北科技学院举办非遗手作作品展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加大对非遗美育的宣传推广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非遗传承的良好氛围。

“美育与非遗融合发展” 研讨会成功举办 共商校园传承新路径 第 4 张

“美育与非遗融合发展” 研讨会成功举办 共商校园传承新路径 第 5 张

“美育与非遗融合发展” 研讨会成功举办 共商校园传承新路径 第 6 张

“美育与非遗融合发展” 研讨会成功举办 共商校园传承新路径 第 7 张

“美育与非遗融合发展” 研讨会成功举办 共商校园传承新路径 第 8 张


此次 “美育与非遗融合发展” 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非遗走进校园、美育融入课堂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非遗文化必将在校园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分享:
校办室24小时电话:0315-8810626  招生办电话:0315-8810555  地址:唐山市曹妃甸区新城东海路209号

书记邮箱:hbkjxytsyx@163.com  校长邮箱:15631251381@163.com  邮编:063200

版权所有©河北科技学院   冀ICP备14003778号   冀公网安备13060602001013号
河科公众号
河科视频号
河科抖音号

校办室24小时电话:0315-8810626

招生办电话:0315-8810555

地址:唐山市曹妃甸区新城东海路209号

书记邮箱:hbkjxytsyx@163.com

校长邮箱:15631251381@163.com

邮编:063200

冀ICP备14003778号

冀公网安备13060602001013号

版权所有 © 河北科技学院

河科公众号
河科视频号
河科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