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实景:河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2025届视觉传达设计与公共艺术专业外出写生圆满落幕

河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专职教师李晨、赵顺辉、王钰和辅导员老师平晨阳带领2025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公共艺术专业的学子们顺利结束了为期四天的外出写生之旅。此次写生活动不仅为两门专业课程——风景写生与色彩课程画上了圆满句号,更成为学院践行理论+实践”结合教学模式、助力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生动实践。

image.png

2025届视觉传达、公共艺术专业全体师生合照)

此次外出写生希望通过让学生走出画室、走进自然与文化场景,引导他们主动观察、积极思考、动手创作,进而实现眼、手、脑的协调发展——用眼睛捕捉场景中的细节与美感,用大脑分析色彩搭配、构图逻辑,用双手将脑海中的创意转化为鲜活的画作。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更能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为未来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积累宝贵经验。为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创作体验,带领学生们先后走进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林州石板岩小镇、山西通天峡三大特色场景,在不同的氛围中汲取创作灵感。

走进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瞬间包裹了师生们。馆内陈列的甲骨文、金文、篆书等历代文字文物,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更蕴含着独特的线条美学与构图逻辑;博物馆的建筑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光影在展厅内流转,形成了丰富的视觉层次。

04c4b40762fa2d60aa4358d7e32ecfc.png

(中国文字博物馆)

河南林州石板岩小镇这里背靠巍峨的太行山,清澈的露水河穿镇而过,错落有致的石板房依山而建,青石板路蜿蜒其间,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灵动的山水画卷。同学们有的登上山坡、有的驻足眼前,用画笔捕捉光影变幻下的山峦层次专业教师团队全程跟进,针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一对一指导:从构图的合理性、色彩的搭配逻辑,到笔触的情感表达,教师们耐心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创作思路。同学们也积极交流心得,有的分享捕捉光影的技巧,有的探讨色彩调和的方法,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

45d781dd3259b48ffa1cf51e2f3c86d.png

(教师指导照片)

最后一站,师生们抵达了山西通天峡。这里是大自然的艺术殿堂——陡峭的岩壁赤红如焰,与四季常青的植被形成鲜明色彩对比;清澈的溪流在奇石间穿梭,时而形成平缓的水潭,时而化作灵动的瀑布;峡谷内云雾缭绕,阳光穿过峡谷缝隙,在水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面对如此壮阔的自然景观,同学们难掩兴奋之情,纷纷寻找最佳写生角度。有的同学选择站在峡谷边缘,以巍峨的岩壁为背景,用大胆的色彩笔触展现峡谷的雄奇;有的则蹲在溪流旁,专注捕捉水花飞溅的瞬间,通过细腻的线条表现水的灵动;还有的同学将视角拉高,描绘云雾与山峦的交融,营造出悠远空灵的意境大家的画板上摆满了一幅幅鲜活的写生作品晚上回到住处,同学们创作依然意犹未尽,师生一起评画、论画。氛围好不热闹。

image.png

(通天峡师生大合照)


fb600a4be89117d484728b43872a0d3.png

(学生写生照片)

image.png

(教师选画、评画照片)


aa67c4d6a3e9ccab779cdecd4fc4ec6.png

577f63332749085e1e419e6118ada52.png

(学生作品照片)

四天的写生之旅虽短,却满是收获与感动。全程下来,同学们始终热情饱满,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专注与用心。行程尾声,随行的四位老师齐聚为此次写生做总结:既肯定了大家在实践中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也针对性地指出了部分作品在细节处理上的提升空间,鼓励大家把写生所得融入后续学习。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同学齐声喊出精准严好、河科最好的口号,响亮的声音里满是对此次写生的认可,也彰显着对学校的热爱,为这段圆满的写生经历画上了句号。




版权所有 © 河北科技学院

冀ICP备14003778号

冀公网安备13060602001013号